范文网教案设计内容页

《认识“>”和“<”》教学设计

2023-09-22 10:27:01教案设计

《认识“>”和“<”》教学设计(汇编2篇)

《认识“>”和“<”》教学设计 第1篇

  教学内容

  苏教版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》一年级(上册)第18~19页的例题和“想想做做”。

  教学目标

  1. 使学生在有趣的童话情境中,知道数是有大小的,理解符号“=”“>”“<”的含义,并能运用这些符号来描述数的大小。

  2. 在比较的过程中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,使学生初步知道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。

  3. 使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,提高合作、探究的意识,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。

  4. 使学生初步养成认真观察、积极动脑的良好习惯,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,体会生活中的数学。

  教学过程

  一、 创设情境,导入新课

  1. 谈话: 在一片大森林里住着小白兔、小猴、小松鼠、小熊等许多小动物。它们决定举行第一届森林运动会,咱们去看看吧!

  2.课件呈现森林运动会的画面。

  (1) 提出要求: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,数一数每个代表队各来了几位运动员,并帮它们整整齐齐排好队。

  (2) 每个小组发一张粘贴表(如下图)和小动物图片,让学生把它们贴在方格中。

  (3) 学生汇报,可让数得又对又快的学生介绍自己的经验。

  二、 引导探究,组织讨论

  1. 帮小动物设计比赛方案。

  提出要求: 小动物们首先要进行的是拔河比赛,小朋友能不能先帮助它们设计比赛方案(哪两种小动物分在一组比赛)?

  (1) 学生分组设计比赛方案。

  (2) 学生分组汇报。

  方案一: 小白兔(4)——小猴(4)

  方案二: 小白兔(4)——小松鼠(5)

  方案三: 小白兔(4)——小熊(3)

  方案四: 小猴(4)——小熊(3)

  方案五: 小猴(4)——小松鼠(5)

  方案六: 小松鼠(5)——小熊(3)

  2. 认识“=”。

  (1) 让学生看设计的这几种比赛方案,想哪一种最公平,并说说为什么。

  学生思考、回答: 小白兔(4)——小猴(4)这种方案最公平,它们都是4只,一样多。

  引导学生用○代替小白兔,用△代替小猴,摆一摆,画一画,说一说,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。

  (2) 指出: 像这样,小白兔和小猴一样多,我们就说小白兔的只数和小猴的只数相等,可以用“=”连接起来,写成4=4。(板书)

  (3) 引导学生摆“同样多”。

  教师摆6个○,让学生对着○摆△,要求△和○同样多,指名到投影仪上摆,其余学生自己摆。

  (4) 介绍“=”。

  “=”叫做等号,表示两边的数同样多,读作“等于”。学生读并观察“=”的样子。

  学生汇报: 两横一样长,粗细一样。

  指导学生写“=”。

  (5) 练习。

  出示5 ○ 5,让学生填空并读一读。

  3. 认识“>”“<”。

  (1) 出示后几种比赛方案,让学生说看到这几种方案,有什么想法。

  (2) 学生观察,回答: 这几种方案不公平,有的代表队小动物多,有的代表队小动物少。

  (3) 出示小松鼠(5)——小熊(3)比赛图,组织学生讨论这种方案是不是公平。

 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得出:

  ① 小松鼠多,小熊少,比赛不公平;

  ② 小松鼠比小熊多,比赛不公平;

  ③ 小熊比小松鼠少,比赛不公平。

  (4) 指出: 小松鼠比小熊多,也就是5比3大,可以写成“5>3”;反过来也就是3比5小,可以写成“3<5”。

  (5) 引导观察并指导书写“>”“<”。

  “>”: 开口朝左,尖尖朝右,左边数大,右边数小。

  “<”: 开口朝右,尖尖朝左,右边数大,左边数小。

  指导书写“>”和“<”: 先书空,再描红,最后独立写。

  (6) 启发学生根据“5>3”和“3<5”再说说几比几大,几比几小。

  (7) 出示以下练习:

  △△△△ □□□□

  ○○ ○○○○○

  比多 比少

  4 ○ 2 4 ○ 5

  要求学生先用△和○摆一摆,再填空。

  三、 巩固深化,提高能力

  1. 出示: 2 ○ 1 1 ○ 0 3 ○ 3 2 ○ 3 5 ○ 4

  要求先在○里填上“>”“<”或“=”,再说一说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关系。

  2. 让学生从1、2、3、4中任意挑选两个数,先比一比,再用“>”“<”或“=”连一连。

  3. 举卡片游戏。依次出示:

  4>○ 2<○ 5=○ 1<○

  要求学生从学具盒中选出合适的数字卡片并举起来。

  四、 总结评价,拓展应用

  同学们,今天你学到了哪些本领呢?

  课后观察学校和家里的东西,每次挑选两样,运用学过的方法比一比它们的多少。

《认识“>”和“<”》教学设计 第2篇

  大班数学《认识“>”和“<”》

  活动目标:

  1、认识〉和〈,理解不等式的含义,理解大小的相对性。

  2、学习把不等式转变为等式。

  3、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可塑性,锻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
  活动准备:

  1、白板课件

  2、1-10的数字卡片

  3、作业单若干份

  4、水彩笔人手一支,印泥。

  活动过程:

  一、导入课题:认识〉和〈

  1、认识小于号

  师:阳光明媚,草地上长了许多红色和黄色的花,数一数红花有几朵?黄花有几朵?它们一样多吗?它们之间能不能放=号?那么我们可以放上一个别的符号,这个符号叫小于号〈,它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小。

  2、认识大于号

  师:看到这么多美丽的花,蜜蜂蝴蝶也赶来凑热闹了,蜜蜂有几只?蝴蝶有几只?那我们可以在中间放一个符号,让人一看就知道哪边的数大,哪边的数小,我们给这个符号去个名字叫大于号,>像张着大嘴巴,朝着大数笑,它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大。

  3、启发幼儿找出内在规律,熟记大于号和小于号

  师:你们看一下,不管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,开口方向都朝着什么数?(大数) 尖尖的屁股朝着什么数?(小数) 让幼儿学习儿歌:大于号,开口朝着大数笑;小于号,屁股撅给小数瞧。

  4、加强巩固下大、小于号

  出示课件,请小朋友选择正确的符号,并上来操作。

  二、表演游戏:

  师:下面我请两个小朋友选择一个数字卡片,另一个小朋友用身体姿势表演大于号和小于号。其他的小朋友来看一看,他们表演的对不对。

  三、解决实际问题:让大、小于号变成等号

  师:小猴要出去做游戏了,但是猴妈妈说,两边的小猴子不一样多,没法做游戏,我想让两边的小猴子变的一样多,也就是大于号变成等于号,有两种方法4-1=3,3 +1=4。

  师:游戏做完了,猴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它们喜欢吃的桃子,猴妈妈想让两个盘子里的桃子变的一样多,也就是把小于号变成等于号,请小朋友帮忙想办法:5+2=7,7-2=5。

  四、小组活动

  教师先介绍作业单上的内容,再请小朋友操作,教师巡回指导。

  师:下面请小朋友们上位去完成桌上已经准备备好的作业单。

  五、教师点评小结

  教师点评部分幼儿的作业单,表扬做得好的幼儿,对没有作对的幼儿进行鼓励,并在次强调儿歌:大于号,开口朝着大数笑;小于号,屁股撅给小数瞧。

猜你喜欢